思绿快讯网思绿快讯网

【走进红色文山】楚图南故居:一个舂碓、推磨的孩子从这里走出成长为国家栋梁

 

 

  在文山市上条街鳞次栉比的高楼之中,一栋青瓦白墙的红色四合院格外显眼,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文山为国极品小村民著名的楚图舂碓从里成长作家、翻译家、南故书法家楚图南14岁之前曾生活于此。居个家栋6月8日下午,推磨“走进红色文山”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楚图南故居,走进走出采访团记者们在这里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党史学习教育课。

  楚图南故居位于文山市上条街,文山为国极品小村民建筑坐北朝南,楚图舂碓从里成长是南故两进式四合院。在上条街拆墙改造的居个家栋过程中,这里经过修缮后,推磨被完整保留了下来。走进走出并按照楚图南家人的说法,恢复了他在这里生活期间的场景,并收藏了他的部分日记、著作、书法作品及以前的藏书。

供图
供图
供图

  楚图南1899年出生,6岁母亲去世后,楚图南依附亲属帮佣为生,并在私塾陪读。1913年年仅14岁的他走出了文山,赴昆明继续求学。1919年楚图南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师大)史地系。在北京求学期间,他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影响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走上了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斗争历程。这期间,楚图南成功掩护了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蔡和森,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他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终身信仰,开始走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1923年楚图南回到云南,先后在省立一中、昆华女中、私立成德中学任教,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学说带到云南,引导了一批进步青年投身云南的建党实践,李国柱、严英武、艾思奇、吴澄等都是他那时的学生。1937年至1946年,由于抗战需要,楚图南再次回到云南执教,同时从事抗日救亡的工作,并积极参加和领导民主运动、文化运动和青年运动。

  1949年,在参加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中,楚图南参与了国家名称、国旗制作方案、国歌修改、人民英雄纪念碑选址等重大事件的讨论。1953年7月,楚图南受命筹备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此后长期从事文化外交工作,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楚图南的一生在外国文学翻译、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领域都卓有建树。”文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冉庚文介绍,此前对楚图南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他书法家、学者、翻译家的身份上,而事实上,楚图南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一个舂碓、推磨的孩子,最终成长为了国家栋梁。让冉庚文感触最深的是,楚图南那一代革命家会把革命、事业和人生都做出“香味”来。“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也要向先辈们学习,把人生和事业品出香味来。”

  云报全媒体记者 孙琴霞 张登海 马喆 殷洁 刘畅 王丹

  文山广播电视台记者 罗佳贵 张磊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金明辉

点击进入专题>>>
赞(92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思绿快讯网 » 【走进红色文山】楚图南故居:一个舂碓、推磨的孩子从这里走出成长为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