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绿快讯网思绿快讯网

处暑是否就意味着“出暑”?可以贴秋膘了吗?

原标题:处暑是出暑否就意味着“出暑”?可以贴秋膘了吗?

月华浑似十分圆,玉露金风处暑天。处暑8月23日,否意地下城的失落农历七月十六日,可贴处暑如期而至。秋膘

处暑,出暑是处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否意止也,可贴暑气至此而止矣。秋膘”处暑节气的出暑到来,意味着炎热即将过去,处暑暑气行将结束,否意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可贴要注意预防“秋燥”。秋膘

到了处暑,暑气真的“至此而止”吗?未必,原因有三

首先,二十四节气所揭示的地下城的失落气候变化规律,是以黄河流域气候为主要“参数”确定的。而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南北、东西跨度大,在同一时令,不同地区的气温高低参差不齐。对于我国部分地区来说,二十四节气所描述的时令气候特征只是一种参考。

今年8月1日至今,我国大部分地区尚未度过漫漫长夏,而东北、西北一些地区已经入秋,且入秋的时间比常年早。

其次,在气象学上,入秋的标准有简标和滑标区别。简标指的是当某地平均气温连续5天小于22℃,则将第一个小于22℃的日期作为秋天的起始日。滑标指的是首先要根据单日的平均气温,计算5天滑动均值,之后看5天滑动均值,是否能出现连续5个或以上低于22.0℃。

此外,每年的暑气是否消退停止,除了要看处暑的日期,还要看至处暑日是否已经“出伏”。 河南在2021年的8月20日已经出伏,宣告今年三伏天正式结束。

俗话说“处暑不出暑,架火再开煮”,意思就是说处暑已到来却仍未出伏,即意味着仍未出暑,犹如小暑、大暑时的“上蒸下煮”。

今年早三天出伏,则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已过,暑气渐渐消退,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入秋时间可能要比去年早。

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曾说:“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始凉。”他所说的处暑后“天气犹暄”,就是民间所说的秋老虎。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有的地区在出伏之后天气不仅没有变凉,还出现令人难耐的高温天气。

“秋老虎”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每年处暑后半个月左右,有时会持续一两个月。

处暑三候: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

我国古时平气法划分的节气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处暑时节,天气变得秋高气爽,有利于老鹰捕捉猎物。猎获之物要以陈列为祭,古人称之为“义举”;天地始肃意指万物开始凋零,表现最明显的便是树叶渐黄;登有成熟、收获之意,禾即秧、稻、黍、穗等谷类植物,意指农作物开始成熟。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民间往往有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或者放河灯。

这天,人们将寄托思念和祝福的河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祈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

处暑如何“收敛阳气”饮食进补?看这里

进入处暑,是否就到了“贴秋膘”的季节了呢?

应该如何收敛神气、进补食疗呢?大河网记者采访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主任医师马素平。

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口腔干燥、咽痒干咳等症状,应该预防感冒,建议多吃梨、枇杷,以食疗为主,用芦根、荸荠泡水喝。

中医上说,处暑是燥甘令,应注重养阴生精。河南过了处暑后,气候特点明显,干燥风大。

为化解“秋乏”,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尽量在亥时到子时,也就是9点-11点入眠,帮助白天消耗的阳气收敛。

饮食方面,处暑后避免多食花椒、桂皮、酒、火锅、烧烤等燥热辛辣食品,宜吃清淡、酸味食物,如橘子、酸枣、西红柿、葡萄、石榴等。

很多人说养生要平补,秋天应该要以百合、玉竹进行平补,尽量不要大补。

在起居方面,中午要多开窗通风,让空气流动,暑湿消散;晚上要关好门窗,盖好被子。俗话说:寒从足下生。从中医角度来说,上阳下阴,背阳腹阴,所以秋天要盖被子,防止寒气侵袭引发腹泻、腹痛等。

此外,要适量活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收敛阳气不能过于出汗,适当活动,不能过量。

秋日渐凉,大自然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

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初秋用菊花、绿茶泡茶,深秋用麦冬、百合、太子参泡茶,滋阴润燥,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做练习书法、听轻音乐、迎秋赏景等安神定志的活动。

赞(49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思绿快讯网 » 处暑是否就意味着“出暑”?可以贴秋膘了吗?